基于卫星遥感的高原南坡云顶相态的季节变化和半日变化特征
编号:2298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5 18:11:52 浏览:377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08:4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13-1] 13、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暂无文件

摘要
利用2016-2020年5年的Himawari-8云产品数据,研究了喜马拉雅南部及邻近地区云顶相态的季节和半日变化特征。按海拔高度将研究区域从南到北依次划分为恒河平原(I)、喜马拉雅山麓(II)、喜马拉雅南坡(III)和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地区(IV)。结果表明:从I区到II区再到III区,云的发生概率逐渐增加,但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高原上云量呈现急剧减少的趋势。从云的相态看,I/II区的冰相云在夏季出现的频率较高而III/IV区的冰相云在冬季出现的频率更高;水相云则恰恰相反,I/II区水云多出现在冬季,III/IV区水相云在夏季的发生频率较高。所有不同的相态云都有明确的季节变化,同时不同相态云的半日变化也时分明显。在夏季,I/II/III区水相云的出现频率峰值往往在中午,冬季则出现在傍晚时分。但IV区水相云的峰值在两个季节中都只在上午出现较多。无论冬季和夏季,冰相云普遍出现在傍晚时分,特别是IV区。进一步分析表明,喜马拉雅南部及其邻近地区云相特征的差异可能与天气尺度环流、地形和水汽输送的相互作用有关。
 
关键词
云顶相态;高原南坡,季节变化,半日变化;AHI
报告人
宇路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稿件作者
宇路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