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阿尔泰山冰川脆弱性及其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编号:2258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1 14:54:15 浏览:377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08:3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18-1] 18、冰冻圈科学

暂无文件

摘要
专题编号与专题名:陆地冰冻圈多要素观测(18.1)
中国阿尔泰山冰川脆弱性及其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戴玉萍1,王璞玉1,2,3
1.石河子大学 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2.中国科学院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冰川是冰冻圈重要的组成要素,也是气候变化灵敏的指示器,作为我国西部干旱区重要的淡水资源,冰川变化的脆弱性与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以中国阿尔泰山为例,利用遥感影像和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分析了1991-2020年间阿尔泰山冰川变化的特征,并从冰川变化的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阿尔泰山冰川脆弱性的组织框架和指标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涉及气候、 冰冻圈、 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等不同系统界面之间的联系,涵盖了自然地理、区域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状况和社会服务等多种因素。通过脆弱性评价模型分析得到1991-2020年阿尔泰山冰川变化脆弱性的时空演变格局,采用地理探测器探析自然、社会、经济和人口等因素对冰川变化适应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30年来,阿尔泰山冰川的面积和体积分别减少了43.56km2和7.8km3,冰川面积变化主要集中在阿尔泰山西北部的哈巴河县和布尔津县。1991-2020年哈巴河县冰川面积变化率最大,达到27.56%,和布克赛尔蒙古的冰川面积变化率最小,为10.96%。(2)冰川变化脆弱性时间和空间差异性显著,1991-2020年始终表现为高脆弱性的县市仅有吉木乃县和青河县,随着时间的推移,脆弱性综合指数呈现出下降的趋势(3)阿尔泰山冰川变化适应能力空间差异是由自然、社会、经济和人口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其中,二三产业生产值、城镇人口数、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具有主导作用。
关键词:阿尔泰山;冰川变化脆弱性;适应能力;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Y20211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077);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KLCS-ZZ-2022).
第一作者简介: 戴玉萍(200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冰冻圈变化脆弱性研究. E-mail:Daiyuping324@163.com
通信作者简介:王璞玉(1983—),女,研究员,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冰川变化研究. E-mail:wangpuyu@lzb.ac.cn.
关键词
阿尔泰山;冰川变化脆弱性;适应能力;影响因素
报告人
戴玉萍
石河子大学

稿件作者
戴玉萍 石河子大学
王璞玉 石河子大学;中国科学院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