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级普里兹湾晚第四纪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的冰川动力学指示意义
编号:217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1 09:27:42 浏览:530次
口头报告
摘要
位于东南极普里兹湾的兰伯特冰川体系是东南极最大的冰川体系,约12%的南极冰盖由此排泄进入南大洋,其动力学对于研究东南极冰盖的演化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最近的研究表明,在过去52万年内,兰伯特冰川在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上经历了反复的扩张和撤退。然而,不同指标显示的冰川动力学消长模式显著不同(Ge et al., 2022; Wu et al., 2021)。为了调和这些指标指示差异的矛盾,我们测试了位于普里兹湾外深海的重力岩芯ANT30/P1-02(P1-2)的元素地球化学组成。通过评价元素的粒度效应和元素的活动性,我们发现不活动元素比值,如Fe/Al、Mg/Al等与Ge et al. (2022)所报道的岩芯P1-2 的Nd同位素组成(εNd)随时间变化模式相似。这些元素比值在冰期相对高,而在间冰期相对低。我们认为这些元素比值主要反映了普里兹湾沿岸基岩的性质,从而可用于追溯兰伯特冰川消长对基岩的侵蚀作用。而由活动元素构成的化学风化指标CIA (Al/(Ca*+Na+K+Al))以及Rb/Sr比值与Wu et al. (2021)提出的黏土矿物指标的变化趋势一致,主要反映了兰伯特冰川对普里兹湾陆架上老沉积物的扰动程度。这些指标指示冰期时老沉积物扰动和再沉积程度相对较大。本研究从而将前人研究统一起来,提供了一幅更加全面的晚第四纪兰伯特冰川动力学演化的图像。
关键词
东南极;兰伯特冰川;元素地球化学;再沉积;冰期—间冰期:晚第四纪
稿件作者
武力
广东海洋大学
王汝建
同济大学
肖文申
同济大学
葛淑兰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颜彬
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