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夏季南极半岛北部海域叶绿素浓度异常事件
编号:215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1 09:27:38 浏览:453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南极半岛北部(Northern Antarctic Peninsula,简称NAP)海域是一个具有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也是南极变暖最快的区域之一。2006年夏季,NAP区域叶绿素a的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年份,为解释该现象产生的机制,本研究利用美国南极生物资源计划(AMLR)航次观测和卫星观测的水文和叶绿素浓度数据开展了分析。2006年夏季,在NAP区域以西的别林斯高晋海上空存在一个很强的海表面气压正异常中心,该中心会在NAP区域上空诱导产生异常南风,使得更多来自南极大陆水汽含量较低的气流影响NAP区域,降低了该区域的云量覆盖率。云对短波辐射的反射减少进而促进了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进而提高了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了初级生产力的提高。同时,短波辐射的增强也升高了海表面温度,增强了海洋层化,使得浮游植物可以聚集在真光层内进行光合作用。2006年夏季较强的光合有效辐射以及较弱的垂向混合的共同作用使得NAP区域出现大范围浮游植物水华的爆发,凸显了海-气耦合物理过程对于NAP区域异常生态现象发生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叶绿素异常,物理生态耦合过程,南极半岛北部
稿件作者
叶苏文
上海交通大学
张召儒
上海交通大学
江明顺
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
于乐江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周朦
上海交通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