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2018年间卫星监测的全球藻类水华不同演变趋势
编号:21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8:17:16
浏览:50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口规模的急剧扩增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叠加影响,湖泊富营养化进程加快,湖泊水库藻华已成为全球水资源环境面临的重大威胁和灾害。虽然传统的水质在线监测和野外巡航等观测手段获取的信息精度更高,但有限的样点数量无法反映湖泊水库大范围藻华爆发的空间异质性,而卫星遥感技术具备观测范围广、周期性和长时序等优点,使得基于卫星遥感的藻华研究成为当下水环境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目前,关于全球湖泊水库藻华整体时空格局鲜有研究,全球尺度的湖泊水库藻华驱动因素也有待深入探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水环境遥感学科组科研人员借助遥感技术手段,基于1982-2018年Landsat影像,明确了全球面积大于1 km2湖泊水库中藻华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在1982-2018年间,全球共有863个湖泊水库遭受过藻华问题的困扰,其中708个湖库有多年藻华暴发情况发生。通过进一步分析这些长时序藻华数据,发现66%的湖泊藻华暴发情况呈现为增加趋势,其余34%为下降趋势。30多年间,全球各大洲湖泊藻华爆发情况有明显差异,大部分都表现为明显的增加趋势,其中亚洲最为明显,其次是南美、非洲和欧洲。大洋洲无明显趋势,而北美洲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0年为界)。同时,本研究探讨了在不同气候分区内湖泊藻华频发的主要驱动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化肥16.5%、GDP 19.4%和人口18.7%)要略高于气候要素(气温10.1%、风速11.7%、气压16.8%和降水11.6%)。且通过RDA和VPA统计分析发现,人类活动和自然要素的协同作用也非常显著,且不同区域作用程度不同。本研究为藻华暴发机理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对评估历史和未来气候模式下藻华发生趋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为国内外湖泊藻华及富营养化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Landsat,藻类水华,驱动因素,冗余分析
稿件作者
房冲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宋开山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