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区域和空间尺度下土地利用对祁连山高山河流水质影响研究
编号:210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1 09:27:33 浏览:42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河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河流水质是限制河流发挥各种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会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这些影响在流域范围内最直观的表现是土地利用。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因河流的区域和计算土地利用的空间尺度不同而不同。
高山河流所处位置海拔高,气候条件恶劣,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了解土地利用对高山河流水质的影响,对于保护这一生态敏感地区的水安全和生态健康至关重要。然而,由于高山河流空间异质性高,河流区域的差异以及计算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尺度的差异都可能会对评估土地利用类型对高山河流水质的作用产生影响。而目前对上述问题的研究还十分有限。
本研究以祁连山区高山河流为研究对象,在三个不同空间尺度(流域、子流域和缓冲区)上分析了土地利用对这些高山河流源头区和干流区水质的不同影响,确定影响和预测不同区域水质的最适土地利用尺度。冗余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氮和有机碳参数受土地利用的影响比磷大。在较小的缓冲区范围内,自然地表上的土地利用类型对源头区河流的水质有更好的预测,而在较大的流域和子流域尺度,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干流区的水质有更好的预测。自然土地利用类型(冰雪、草地、森林等)对水质的影响随区域和季节变化而不同,而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土地类型(耕地和人造地表)主要导致水质参数浓度升高。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需要考虑不同的土地类型和空间尺度,以评估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高山河流不同区域的水质影响。国家公园建设对流域尺度人类活动的控制可能会对干流区水质改善起到促进作用,但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原地区暖湿化趋势可能会对源头区的水质产生复杂影响。
稿件作者
王卉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熊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吴辰熙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