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不同类型冰川物质平衡过程观测研究
编号:207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1 09:27:29 浏览:433次
口头报告
摘要
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冰川变化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差异较大。开展其物质平衡过程研究十分重要,而冰川学法实测资料的稀缺限制了研究的深入。地面三维激光扫描通过大地测量法观测冰川物质平衡,根据其提供的冰川区2期高分辨率和高精度DEM数据差值获取冰川储量精确变化值,结合冰量-物质转换密度计算物质平衡。为此,对新疆不同类型冰川开展年内加密观测,获取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物质平衡以冰川年内物质平衡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源1号近5年末端厚度减薄量达-3.5~-5 m,冰川厚度减薄区域的面积占整条的比例分别为52-79%,,冰川物质平衡过程主要发生在夏季的6-8月,日均消融量达1~2 cm,冰川在冬季存微弱的物质积累。该冰川表面河呈现长度增长和宽度增宽趋势,表面河的增宽加速了冰川消融。与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邻近的悬冰川的物质平衡过程主要发生在夏季,而冬季存在微弱物质亏损,与相邻的其它形态类型冰川相比,悬冰川夏季物质亏损更加明显迅速,冰川中上部在冬季出现微弱的消融,而末端存在一定的积累量,主要与悬冰川较陡峭的地形有关。对萨吾尔山低海拔高纬度的冰川观测研究表明,该区木斯岛冰川物质平衡年际变化差异较大,冰川在1959-2021年间厚度减薄了约33.36±9.39 m(0.54±0.15 m/a)减薄量大致相当于冰舌区平均厚度的一半。该冰川物质平衡略低于天山中部的冰川,但明显高于天山北部的冰川,这主要与局部气候和环流有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