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子流域分析长江流域干旱事件特征
编号:200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5-06 12:09:58
浏览:536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长江流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水资源战略基地,具有地形复杂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来流域内极端干旱事件频发,因此研究长江流域干旱事件对水资源合理调控与抗旱政策制定意义重大。采用华中科技大学最新发布的HUST-Grace2020模型计算2003年1月—2016年7月长江流域陆地水储量异常(TWSA)与水储量亏损指数(WDSI),结合游程理论从子流域角度详细分析长江流域D2级以上的干旱事件,并从整体及季节角度统计长江流域及其子流域干旱事件的特征表现,结果表明:①五个水文变量中,对长江流域TWSA贡献程度最大的是土壤水(44%),对长江流域TWSA趋势贡献程度最大的是地下水(64%);三个气象变量中降水是影响长江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②在整个长江流域共识别出9次干旱事件(1次D3级事件、5次D2级事件、3次D1级事件),两次全域事件中最严重的持续了16个月。③对于各个子流域,除了04号区域D1级干旱占比最多外,其余子流域均为D2级干旱占比最多;02号区域更易发生重度及以上干旱事件,05号与07号区域发生干旱事件的概率更大。④长江流域夏季与冬季发生干旱更大,但秋季更易出现重度与极端干旱情况,因此长江流域干旱的一般发生模式为:由于气象原因始于夏季,秋季产生持续性或更严重的干旱且一直延伸至冬季,直到第二年春季随着降水增多得到缓解或者消退。
稿件作者
马文静
华中科技大学精密重力测量中心
周浩
华中科技大学精密重力测量中心
罗志才
华中科技大学精密重力测量中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