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测重力数据的秦岭地区均衡异常与均衡附加力分析
编号:199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23:24:32 浏览:61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7:2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9B] 9B、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 [9B-2] 9B-2 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秦岭横贯中国大陆中部,呈近东西向展布,是中国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线,也是中国大陆中东部三大基本构造单元之一,经历了多期次构造演化运动,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研究其深部均衡异常与均衡附加力对认识该地区深部构造特征、动力学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近两年来,本研究小组在秦岭地区开展了重力/GPS 联合观测,测网经过六盘山、渭河盆地、秦岭、大巴山到达四川盆地北部,获得多条剖面测线数据。随后,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整体平差计算及各项改正以得到秦岭地区的自由空气重力异常与布格重力异常。
在此基础上,利用布格重力异常数据,在假设秦岭地区地壳密度均一的情况下,反演计算了秦岭地区莫霍面深度、均衡面深度、均衡异常与均衡附加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莫霍面深度范围为 39~48 km,均衡面深度在 40~49 km 之间,均衡异常范围是-5~3 km,均衡附加力大小在-32~20 MPa 之间。分析均衡异常与均衡附加力的分布情况,发现秦岭北侧的六盘山地区、渭河盆地处于不均衡状态;四川盆地北部的均衡异常与均衡附加力几乎为零,地壳处于均衡状态;在秦岭出现局部的负均衡异常,表明存在一定的地壳运动。
关键词
秦岭地区;莫霍面深度;均衡面深度;均衡异常;均衡附加力
报告人
袁华清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稿件作者
袁华清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吴云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张毅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边少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