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矿化特征的可见光-近红外光谱(VNIR)响应性
编号:1928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22:29:09 浏览:59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约占中国稀土产量的20%,是全球重稀土的主要来源。华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由黑云母或白云母花岗岩、正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和流纹质凝灰岩在化学风化作用下,通过含稀土矿物风化释放出的稀土元素,经大气降水的不断渗透向下淋滤,最终被粘土矿物吸附,在半风化层或全风化层形成的矿床。除了风化壳的剖面或露头中总稀土含量(∑REE)外,风化壳中风化强度和原岩变化的信息对该类矿床勘探过程中确定稀土矿体和估算其离子吸附态稀土的类型也十分重要。
可见光-短波红外反射光谱(VSWIR)是一种快速、经济的技术,已被广泛用于识别矿床规模的热液蚀变带和成矿带,如斑岩铜矿。VSWIR光谱包括短波红外区(1000至2500 nm)和可见光及近红外区(350至1000 nm)。短波红外区域包括黏土矿物和铁(氢)氧化物的诊断性特征,可见和近红外区域包括含过渡元素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如赤铁矿和针铁矿)以及含稀土矿物的吸收带。利用VSWIR光谱,可以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前景区出露较好的露头和剖面进行评价,特别是在便携式野外仪器或高光谱遥感平台上。然而,由于对∑REE丰度、风化强度、风化壳原岩变化等VSWIR基本参数的认识不足,利用VSWIR光谱探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可行性有待验证。
本研究采用VSWIR光谱对华南仁居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风化剖面进行了研究。样品取自78 m长的岩心,包括了从基岩到顶部表层土的完整风化剖面。研究表明,利用VSWIR技术可以较好地探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并可以为准确表征风化剖面(包括稀土丰度、风化强度和原岩变化)提供有效的VSWIR参数。结果表明:利用Nd3+在800 nm左右的VSWIR吸收谱二阶导数M794_2nd和M800_2nd可以有效地定量表征风化剖面稀土元素的丰度;而粘土矿物在1400和1900nm左右的VSWIR吸收谱二阶导数M1396_2nd/M1910_2nd比值可作为风化壳风化强度的评价指标。。与矿物含量或化学成分有关的光谱参数的突变可以指示风化壳的原岩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VSWIR光谱可以用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化特征的表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