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异花岗岩岩浆-热液转换与稀有金属元素富集: 来自黑云母的证据
编号:1919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22:28:49 浏览:789次
特邀报告
摘要
高分异花岗岩与稀有金属成矿作用密切相关,但其异常地球化学特征(如低Nb/Ta比值)以及稀有金属极端富集的机制仍存在很大争议,是否存在出溶流体及其作用是争论的关键问题。本次研究中,我们利用黑云母来示踪江南造山带东段燕山期伏岭岩体的岩浆-热液转换过程。伏岭岩体由粗粒黑云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中细粒斑状黑云正长花岗岩和细粒黑云正长花岗岩组成,其中黑云母分别为BT-I、BTII和BT-III。 BT-I 显示出高 TiO2、MgO、Cl、V 和 Ba 以及低稀有金属含量特征。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微量元素模拟表明,分离结晶是 BT-I 成分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相反,BT-III 显示出非常低的 TiO2、MgO、Cl、V 和 Ba 以及极高的稀有金属含量,这不能用分离结晶来解释,因为需要极高程度的分离结晶(>95%)。此外,我们使用相容元素(Sc、Mn 与 V、Ba)的流体流动性差异来区分热液过程和岩浆过程,结果清晰地表明 BT-III 主要由出溶的流体形成。 这一假设得到了近固相线形成温度、F/Cl 比值的突然增加以及BT-III 沿裂隙分布的特征的支持。虽然BT-II 显示过渡成分特征,但仍具有典型的岩浆成因的岩相学特征,表明可能形成于富含流体的残余熔体。鉴于 BT-III 非常低的 Nb/Ta 比值和极高的稀有金属含量,我们认为尽管分离结晶在岩浆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流体出溶是高分异花岗岩形成特殊地球化学特征及稀有金属元素的超常富集的关键。
关键词
高分异花岗岩、稀有金属、岩浆-热液转换、黑云母
稿件作者
王志强
合肥工业大学
笪昊翔
合肥工业大学
袁峰
合肥工业大学
陶耐
安徽省勘查技术院
张军
安徽省勘查技术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