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半岛-南设得兰群岛白垩纪以来的板块运动-岩浆过程重建及其对斯科舍海打开过程的约束
编号:186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21:38:14 浏览:68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8日 09:0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9A] 9A、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 [9A-3] 9A-3 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

暂无文件

摘要
       德雷克海峡打开强烈影响了新生代全球变化,并促进南极冰盖形成,作为其南边界的南极半岛-南设得兰群岛构造演化对理解德雷克海峡打开过程至关重要。本研究重建了南极半岛-南设得兰群岛白垩纪以来的板块运动与岩浆演化过程。板块重建显示南设德兰群岛在140 Ma时位于南美安第斯山脉西侧,在140-120 Ma期间经历大规模南向运动到达南极半岛北部,120-100 Ma期间运动规模减弱,直到100-90 Ma与南美最南端安第斯山脉经历了相同程度大规模逆时针旋转,而同期南极半岛内部却缺少类似的构造旋转,这可能是南美板块整体南西向运动挤压导致的,也造成了南美洛卡斯维迪斯盆地(Rocas Verdes basin)的关闭。90 Ma以来,南极半岛北部经历了约90-80 Ma,80-62 Ma,62-55 Ma,55-47 Ma和47 Ma-至今5个不同板块构造旋转阶段。其中80 Ma开始的小规模顺时针旋转与62 Ma开始的大规模顺时针旋转可能分别导致了古南桑威奇俯冲带(ancestral South Sandwich subduction zone)的初始形成与南极半岛与南美南部在晚古新世的分离。
       南极半岛多阶段板块运动伴随着复杂的岩浆过程,包括岩浆作用约140-130 Ma期间自内陆向太平洋一侧海沟迁移,130-120 Ma自海沟向东迁移,120-90 Ma再次向海沟迁移,90-62 Ma岩浆作用集中在半岛西侧,没有发生明显的迁移,62-51 Ma发生了向东迁移,51-48 Ma又发生向海沟迁移,直到44 Ma恢复向东迁移。通过与南极半岛板块旋转、凤凰板块俯冲速率的对比,我们发现岩浆多次迁移与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岩浆向海沟迁移时,代表凤凰板块俯冲角度增加,发生俯冲板片回卷(slab rollback),这会导致软流圈物质上涌,促进了南极半岛北部南斯科舍脊岩石圈伸展与相关盆地的打开。南极半岛约47 Ma之后逆时针旋转可进一步促进南斯科舍脊岩石圈伸展,并降低了其与威德尔海洋壳之间的汇率速率,这可能导致威德尔海俯冲洋壳发生回卷,并在斯科舍海发生弧后伸展,促进斯科舍海的打开。
关键词
南极半岛,南设得兰群岛,斯科舍海,板块运动
报告人
高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稿件作者
高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赵越 中国地质科学院
裴军令 中国地质科学院
杨振宇 首都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