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构造带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热运动学约束
编号:184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3 09:22:23
浏览:462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和变形机制一直以来是地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地学界对青藏高原东部隆升历史和扩展过程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明确华南地区川东褶皱带新生代的地貌演化对细化青藏高原构造隆升远程效应具有重要启示。本次研究联合构造物理模拟、离散元数值模拟、低温热年代学和平衡剖面,从热运动学的角度对川东褶皱带中~新生代地貌演化进行了校准。热运动学分析为褶皱带变形和剥蚀启动时间、速率和运动学变化提供了约束。结果表明川东褶皱带中~新生代经历了北西向递进逆冲变形和多阶段冷却过程。基于变形特征,我们将研究区地貌演化分为五个主要阶段:(1)170-130Ma,基地滑脱层主控变形,隔槽式褶皱陆续形成;(2)130-100Ma,隔档式褶皱变形过渡为隔槽式褶皱变形;(3)100-70Ma浅层滑脱层主控变形,厚皮构造带形成;(4)70-20Ma,薄皮构造带形成;(5)20Ma至今,持续隆升剥蚀和构造改造。中~新生代冷却速率的变化指示了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和青藏高原隆升东扩的构造响应。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导致华南地区地壳北西向缩短、川东褶皱带递进变形以及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的快速冷却;与古太平洋俯冲后撤相关的区域伸展作用使得研究区中生代冷却速率下降;中新世薄皮构造带的加速冷却是青藏高原隆升东扩的构造响应;厚皮构造带中生代以来继承性缓慢冷却指示了华南地区继续性的区域伸展作用,青藏原隆升东扩的远程效应在湘鄂西厚皮构造带不明显。
关键词
热动力学分析;构造隆升;青藏高原;构造-热演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