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芦苇湿地的碳储量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
编号:183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7:29:32 浏览:547次
快闪报告
摘要
盐沼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服务。近年来,研究表明芦苇湿地具有较高的碳储量,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不同纬度地区芦苇湿地由于温度气候,入侵植物的竞争会导致芦苇湿地土壤碳储量差异显著,并且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生境的破坏或片断化,外来种的入侵和环境质量的恶化同样影响着芦苇湿地土壤碳储量,本实验包括芦苇湿地碳储量的测量方法、影响因素、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等方面本研究:
(1)以辽河口盘锦市,江苏南通市,广东湛江市盐沼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对其芦苇湿地地上植物,地下植物,地下土壤进行生物量,SOC,TC分析。结果表明,只有盘锦市的芦苇湿地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小于1为0.33,南北纬度(湛江市,盘锦市)地区土壤(50cm)SOC,TC远远高于中纬度地区(南通市)。可能由于互花米草的入侵相关,互花米草 、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的中纬度地区,强烈的种间竞争导致中纬度地区芦苇种子大小和数量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湿地SOC,TC含量降低。
(2)以辽河口盘锦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保留一块未刈割样地,按照芦苇生长的周期的8个花期对刈割和非刈割样地同时采样。测量其SOC,TC。得到花期间碳储量的一个变化趋势,并且每个花期采样之际,以pH,盐度,粒度,含水率作为土壤影响因子,探讨沿土壤剖面影响因子与土壤碳储量的关系。
稿件作者
刘贵祥
大连海洋大学
赵化德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