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湛江高桥红树林湿地近现代碳累积
编号:1831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7 15:44:38
浏览:529次
快闪报告
摘要
红树林湿地是滨海湿地中固碳最有效的组成部分,但近几十年来受到多种人类活动干扰,包括森林砍伐、围垦养殖、农业活动等,目前人类活动对有机碳累积的影响机制还并不明确。本文以湛江高桥红树林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采集了三根1米长的沉积柱样品,测定了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容重、含水量、总氮含量等理化指标,使用210Pb、137Cs与14C对三个沉积柱进行年代测定,并比较不同区域的沉积速率、碳累积速率与碳储量,评估高桥红树林的碳储存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红树林有机碳含量8.31-98.12g/kg,平均值为38.17±13.51g·kg-1,与容重、含水量、总氮含量和总磷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C2柱子平均有机碳累积速率为186.26±110.59 g·cm-2·yr-1,C4为205.44±192.99 g·cm-2·yr-1,C6为73.62±29.86 g·cm-2·yr-1。C2有机碳储量为371.48 Mg·ha-1,高于C4处的碳储量258.54 Mg·ha-1,草地区域有机碳储量为197.73 Mg·ha-1,三者之间的差异与初级生产力、植被年龄和潮间带位置等因素有关。碳氮同位素与碳氮比值的变化表明了近段时间以来红树林沉积物的来源更加多样化,向更大的陆地来源和藻类沉积转变。195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红树林的有机碳累积速率明显增加,前后差异显著,这是由于城市发展和围垦养殖等因素造成的养分富集与沉积速率提高导致的。本研究有助于评估典型红树林区域的固碳潜力,对理解当前人类活动对红树林有机碳累积和养分循环过程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基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