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埏岛不同潮滩湿地有机碳含量及来源特征
编号:182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7:17:07 浏览:517次
张贴报告
摘要
摘 要: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及其来源是潮滩湿地碳循环研究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选取茅埏岛潮滩湿地为研究区域,在老红树林、光滩、幼红树林和互花米草四种生境中,分别采集深度为1m的柱状沉积物(10 cm间隔分样)。通过测定沉积物粒度、总有机碳(TOC)、总氮(TN)、稳定碳同位素(d13C)等参数,探讨不同生境湿地对不同来源有机碳的汇聚能力。结果表明,茅埏岛互花米草生境的1m深土壤有机碳储量最高,比光滩高20.83%;老红树林和幼红树生境的碳储量分别比光滩高16.67%和4.17%。在三种滨海植被生境中,茅埏岛互花米草生境的碳储量比老红树林和幼红树生境分别高3.57%和16.00%。以d13C为指标利用二端元混合模型定量上层沉积物(0~20cm)不同有机碳来源的贡献率,计算结果显示,老红树林滩有机碳以陆源来源为主,贡献率平均为80.70%;光滩沉积物中反映了相对均衡的陆海混合有机碳来源,海源和陆源有机碳分别贡献49.59%和50.41%;幼红树林滩和互花米草滩有机碳以海洋来源为主,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69.83%和59.48%。
稿件作者
郑旻辉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刘雨薇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于培松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张偲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