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稻麦轮作农田碳-水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编号:182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7:16:38 浏览:442次
口头报告
摘要
理解农田与大气间水分与CO2的交换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利用效率至关重要。稻麦轮作种植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方式之一,达2400万hm2,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地区和我国的长江流域。然而,很少有基于涡度协方差技术对稻麦轮作农田碳-水通量长期变化特征的研究。为此,本研究以安徽省淮南市一个典型稻麦轮作农田为例,基于5年的通量观测数据与增强回归树方法分析了稻麦轮作农田净CO2交换量(NEE)、总初级生产力(GPP)、生态系统呼吸(Re)和蒸散(ET)的季节动态及影响因素。主要结果如下:(1)逐日NEE、GPP、Re和ET在一年中呈现双峰曲线,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水稻季和小麦季;(2)NEE的累积值在水稻季和小麦季均为负值,表明该农田在研究期间具有一定碳汇作用。但水稻季NEE、GPP、Re和ET的累积值要略高于小麦季。(3)相对重要性分析表明,叶面积指数(LAI)是NEE和GPP的主要控制因子;而温度和LAI对Re具有重要影响;相比之下,净辐射是影响ET最重要的因素,但它们的影响贡献在水稻季和小麦季有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对今后作物模型的参数优化具有启示意义,将有助于提升现有模型对稻麦轮作农田碳-水通量的模拟能力。
关键词
碳通量,蒸散,稻麦轮作农田,变化特征,影响因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