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文昌凹陷珠海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压实作用定量评价研究
编号:1796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5 19:59:14 浏览:542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08: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0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1-1] 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暂无文件

摘要
为分析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对成岩压实作用进行定量评价,以珠江口盆地文昌区珠海组三段为例开展了研究。通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恒速压汞和包裹体测温等实验手段,分析了研究区储层矿物成分、孔隙类型、孔喉半径等储层物性特征,对成岩作用类型进行研究,针对次生孔隙形成机理开展了储层成岩溶蚀作用的模拟实验及次生孔隙分布预测,进而建立成岩模式并计算了研究区粒间孔面孔率与压实率,结合颗粒接触关系对压实作用进行定量评价,确定了区域压实作用强度。研究结果表明:1、度越粗,孔喉半径越大,饱和流体越多。喉道半径对渗透率的影响大,而与孔隙度的相关性差。研究区砂岩的渗透率差异明显,具有低孔低-特低渗的特点,小-微孔喉所占比例较大,导致孔喉分布通常具有双峰特点; 2、研究区的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和胶结作用。细粒砂岩的成岩演化与中粒级以上砂岩有所区别。细粒砂岩在沉积期富铁镁的背景下,碎屑颗粒表面发育大量不完整的绿泥石包壳;在成岩期后形成粒内溶孔,在不发育绿泥石环边的细砂岩中则被硅质强烈胶结,形成致密砂岩。中粒级以上砂岩由于孔隙流体流动较细砂岩更容易,成岩变化更加强烈;3、压实率与孔隙度、渗透率呈负相关关系,即压实作用越强孔隙度越小、渗透率越低。压实率超过80%时,孔隙度普遍不超过15%,渗透率普遍不超过1md,为特低渗储层。粗砂岩在4000m左右才进入强压实,而中砂岩在3800m左右就进入强压实,细砂岩在3700m左右就进入强压实。本研究建立了珠江口盆地文昌区珠海组三段致密砂岩储层成岩压实作用定量评价的方法。结合前期研究,本文对成岩压实作用程度的评价为该地区油气勘探提供了量化数据。
关键词
定量评价,成岩作用,成岩模式,致密砂岩储层
报告人
高彦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稿件作者
高彦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若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