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充电站对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的影响效应研究
编号:1793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8 17:45:46
浏览:613次
快闪报告
摘要
2019年交通部门直接的温室气体(GHG)排放占全球能源相关GHG排放的23%,而其中70%来源于公路排放(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2022)。目前,电动汽车相对于燃油汽车在长期具有气候减缓效益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主流结论,电动汽车的部署被广泛地认为是实现气候延缓不可或缺的战略之一,然而,电动汽车在部署后能否被真正高效利用决定了其实际减排效益的水平。汽车的行驶里程是驾驶员对“里程焦虑”的衡量指标,也是体现电动汽车是否被高效利用的指标。本文基于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实时监测下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6000辆新能源汽车12个月的出行数据以及网络爬虫获取汽车所在城市的POI数据(Points of interest, POI),以新能源汽车月行驶里程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电动汽车的相关性能参数、出行习惯作为基本影响变量,额外考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公共充电站)对车辆行驶里程的影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估各影响因素对电动汽车有效行驶里程的促进效益。研究结果表明:(1)车辆月行驶里程随着车辆百公里能耗、长续航出行次数(单次行驶超过标称满电续驶里程的 60%的次数)、每次行驶耗电量(SOC)的增加而显著减少,随总出行次数、总耗电量、平均出行速度的增加而显著的显著增加。总体来看,高频率短距离的出行相较于低频率长距离的出行会拥有更高的月行驶里程。(2)满电续航里程对车辆月行驶里程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城市充电站POI的数量在控制和不控制车辆用途下系数均显著为正,平均增加一个充电站,将平均分别增加204m和297m的月车辆行驶里程。因而,城市公共充电站的数量增加相较于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突破来增加续航里程,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电动汽车的实际行驶,政策制定者应将缓解驾驶员里程焦虑的工作中心倾向于加强城市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部署。
关键词
电动汽车,车辆行驶里程,充电基础设施,里程焦虑
稿件作者
任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郑馨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