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物系统效率评价及其资源环境影响研究
编号:1769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5:32:55 浏览:510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在食物系统中,食物从生产、加工、运输到消费等环节需要大量资源和能源投入,是造成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淡水资源枯竭和水体污染的主要驱动力;另一方面,食物损失和浪费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其导致资源的无效投入,对生态环境系统产生了巨大的负效应。因此,全面了解食物系统的效率以及相关的资源环境影响,对于减少食物浪费和促进食物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中国食物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基于大规模实地调研数据,并结合文献分析、数理统计分析和情景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刻画了中国整个食物系统的物质流动以及食物损失和浪费特征,评价了食物系统的效率;运用足迹模型(包括土地足迹、水足迹、碳足迹、氮足迹和磷足迹)核算了整个食物系统损失和浪费的资源环境效应;通过构建不同情景,探讨了不同策略对于减缓资源环境影响的潜力。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在整个食物系统中,2014-2018年中国的食物损失和浪费总量高达3.5亿吨,占食物年均总产量(可供消费者食用)的27%;如果不考虑生产阶段的食物损失量,从产后到消费阶段的食物损失和浪费量占食物总产量(可供消费者食用)的21%。
(2)从环节来看,食物损失和浪费主要发生在产后处理和储存阶段,所占比例为45%;从食物种类来看,蔬菜和水果的损失和浪费量最高,占损失和浪费总量的比例为62%。
(3)中国整个食物系统中的食物损失和浪费造成的土地、水、碳、氮、磷足迹分别为0.4亿公顷、5780亿m³、4.6亿吨、1082万吨和137万吨。
(4)消费阶段的食物浪费减量对于降低各类环境足迹效应具有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碳减排来说,浪费减半可带来28%的碳减排潜力;当食物供应链各个阶段的食物损失和浪费量都减少50%时,消费阶段的食物减量对于降低各类环境足迹的贡献最大,所占比例超过3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