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共享住宿业支持态度空间分异与影响机制研究
编号:1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5 16:36:57
浏览:520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共享住宿不仅仅共享的是个人的住房空间资源,也共享了住房所附属的其他城市物质和社会空间。从空间共享角度看,共享住宿涉及双重共享过程:显性共享和隐性共享。共享住宿的日益发展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使得共享住宿的空间特征及空间影响愈加复杂,迫切需要从地理空间视角探讨共享住宿所产生的社会空间效应。本研究首先从居民感知的视角分析共享住宿在发展过程中居民的社会交换关系,通过对问卷数据和共享住宿评论数据的分析来看,北京市城市功能核心区及城市功能扩展区的居民在“共享住宿感知利得”“共享住宿感知成本”“社区满意度”方面存在差异,尤其在“支持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引入计划行为理论,通过1505 份有效问卷分析模型构建的合理性,验证了北京市主城区居民对共享住宿在其社区内发展的感知及支持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共享住宿信任对居民感知与支持态度具有重要影响,即居民对共享住宿平台及共享商业模式的信任强化了居民对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积极感知,并由此增强对共享住宿发展的支持态度。②感知利得与感知成本对社区居民共享住宿发展支持态度具有显著影响,当居民在共享住宿发展过程中所感知到的经济、社会及文化层面的利益越大时,其有更强的旅游发展支持态度。③不同的城市空间在社区满意度与支持态度、感知利得与支持态度的影响路径中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即当各区居民具有相同水平的社区满意度和共享住宿感知利得时,核心区居民对于共享住宿业的支持态度得分明显更高。研究结论为城市管理者的共享住宿监管与治理提供一定参考,达到共享经济的精细化空间治理,实现共享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地发展。
关键词
共享住宿,居民支持态度,计划行为理论,空间分异,双重共享
稿件作者
张宏磊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田原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廖巧欣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李雅瑾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