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二仙岩湿地过去六万年来植被与气候环境变化
编号:167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4:55:19 浏览:64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0:3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1B] 1B、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1B-2] 1B-2 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暂无文件

摘要
中国中部末次冰期-间冰期旋回的气候环境变化,对探讨植被演变和东亚夏季风(EASM)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湖北省咸丰县二仙岩湿地290 cm的泥炭沉积物岩芯,获取了该地区过去6万年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基于AMS14C测年、地球化学、炭屑和孢粉组合结果,重建了二仙岩地区风化、野火及植被演变历史。结果显示,在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MIS 3),该地区植被以栎属植物为主,炭屑记录表明野火发生频率极低,反映MIS 3期间气候温暖湿润。在MIS 2及全新世晚期,亚热带阔叶树减少,草本植物和蕨类植物增加,火灾发生频率增加,气候呈现出降温干燥的趋势。在千年时间尺度上,地球化学参数的突变(Al,Ti,Zr/Rb)与海因里希事件相对应,可能与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减弱,导致热带辐合带南移,使得EASM强度减弱有关。此外,轨道时间尺度上,区域环境变化与北半球太阳辐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其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驱动。
 
关键词
中国中部,孢粉分析,东亚夏季风,H事件
报告人
宋梦林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稿件作者
宋梦林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DodsonJohn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