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功能区视阈下耕地利用转型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以黄淮海平原为例
编号:166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8 17:53:43
浏览:440次
口头报告
摘要
研究目的:探究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下,耕地利用转型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方法:熵值法,空间自相关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结果:(1)碳排放、耕地利用转型及其具体形态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碳排放呈现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2)耕地利用转型显性转型加剧了碳排放,而耕地利用隐性转型则具有碳减排效应,其中数量转型和空间结构转型以及生产功能转型对碳排放的影响均为正向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其中空间溢出效应分别占到总效应的38.4%、65.1%和79.6%,而生活功能转型和生态功能转型对碳排放影响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为负向,其中空间溢出效应分别占到总效应的72.6%和37.1%。(3)不同主体功能区内的不同耕地利用转型形态的碳减排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研究结论:应考虑各主体功能区的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合理促进耕地集约化经营,畅通县域间生产要素流通渠道,充分发挥耕地利用转型各形态的碳减排效应,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耕地利用转型,碳排放,空间计量模型,空间溢出效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