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介质气−液驱替中颗粒的运移与界面扰动研究
编号:1626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3:17:37 浏览:40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裂隙介质气−液−颗粒多相流动是油气压裂开采、地质储能、污染物运移与修复等工程实践中的重要过程。由于气、液间显著的性质(黏度、密度)差异以及界面毛细力作用,导致气−液驱替中颗粒的运移行为显著区别于饱和流情形,而目前对这一多相流动过程及其背后物理机制的认识仍不明晰。通过开展裂隙介质气−液−颗粒多相流驱替可视化实验,发现了不同流速条件下颗粒存在沉降、悬浮和滞留三种运动行为,并基于受力平衡分析与液膜理论,提出了颗粒沉降/悬浮/滞留判别准则。通过分析气−液界面的形态演化规律,揭示了颗粒及其聚集结构(团簇、颗粒带)对界面的扰动机制。此外,光滑平行板裂隙与粗糙裂隙的对比结果表明,受壁面粗糙度与开度分布的影响,气−液界面表现为典型的毛细指进或黏性指进形态特征,且驱替过程中颗粒滞留更易发生。该研究揭示了多相流中颗粒的运移行为与界面扰动机制,对于理解和控制裂隙介质多相流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稿件作者
李东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杨志兵
武汉大学
陈益峰
武汉大学
刘俊国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