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国家野外站观测体系和研究体系特征
编号:1606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1 10:23:28
浏览:340次
张贴报告
摘要
京津冀平原是世界上地下水与地面沉降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加强京津冀平原地下水与地面沉降野外观测,提升地下水与地面沉降科学研究和智慧管理水平,河北沧州平原区地下水与地面沉降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正式建立。该站初步构建了系统性和科学性较强的综合观测体系和研究体系,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和地面沉降科学防治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本次研究从“一站多点”观测布局、“站点—剖面—区域”观测尺度、“空中—地表—浅孔—深孔”观测设施和“多圈层交互、多要素耦合”指标体系等方面,分析了该站一体化综合观测体系的特征;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工程建设新形势、南水北调和地下水管控等新水情、国土空间规划与科学利用新背景,从核心问题、技术方法、示范应用、目标成效等方面,分析了该站科学研究体系的特征。基于上述观测研究体系基础,系统梳理了观测设施建设、数据获取、科学试验研究、新技术应用及示范服务等方面的重要成果。提出了未来工作展望,即统筹考虑观测体系优化与数据质量控制,提高数据的稳定性、科学性和统一性;服务京津冀一体化重大战略需求,提升研究成果原创性和示范效果;充分发挥野外站公共试验平台和科技创新平台优势,加强资源共享与交流合作。以期为国家野外站运行管理、地下水资源高效利用及地面沉降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