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景观补水水流演进规律精细化解析
编号:1593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9:06:50
浏览:421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漓江流域因其喀斯特地貌水土流失严重难以采用坡降的方法,因监测数据不足、河道内心滩发育、枯水期率定难等因素导致水动力学方法使用困难且率定结果难以保证精确度,同时因数据不足难以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综合考虑建模难度与漓江流域存在的问题,挖掘每一个有效重大历史补水数据,采用构造函数的方法拟合传播时间与补水流量的关系,推导上游四库至桂林站演进规律。研究基于历史重大补水数据,采用构造函数法推导出库河段及下游河段补水水流传播时间公式,深入剖析涨水时间、稳定时间、退水时间的上下游响应规律,结合LSHADE44优化方法进一步提高补水精度,并对补水时间公式精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根据河段特点,线性拟合漓江出库河段的补水传播时间公式,采用不同的非线性拟合的方法拟合以大面圩站为节点的下游河段并给出补水传播时间拟合公式,可用于解析补水水流演进规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②出库河段传播时间均方根误差与传播时间均值的相对误差更小,拟合效果优于下游河段;③阐述补水要求实现流程,复现漓江历史重大补水,可直接用于漓江按需补水,减小水资源浪费,拟合补水传播时间与河道真实传播时间的差小于1h,可用于精准的景观补水;④对比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印证出库河段总体拟合效果较好。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结果可直接适用于漓江水库群联合调度,保障漓江流域水平衡的健康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