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雨季降雨侵蚀力年代际变化及其成因
编号:1578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5-05 09:58:21
浏览:45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雨季降雨侵蚀力(rainfall erosivity during rainy season,RERS)是影响沉积物和农业安全的重要指标。了解RERS的年代际变化对于气候变化下的环境管理和农业规划至关重要。然而,中国大陆的RERS是否经历了年代际变化及其对大尺度气候因子的响应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揭示了中国大陆 RERS 的年代际变化及其物理归因,结果表明:(1)中国RERS在不同区域经历了不同的年代际变化:长江流域及三江源地区RERS的年代际变化发生在2003年前后,而2008年后东北和华北地区RERS呈明显上升趋势。(2)在2003年以后,RERS在长江流域(三江源)呈现出明显的减少(增大)趋势,与季风增强和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调制的异常辐散(辐合)有关。相比之下,2008年以后在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RERS呈现增加趋势,与中国东北冷涡和大西洋及印度洋变暖有关。 (3) 交叉小波变换能够反映海表温度与RERS 之间的非平稳特性。PDO对长江流域及三江源的影响表现为长期(8-13年)或短期(2-6年)共振。相比之下,海温对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短期共振。这些结果表明RERS的年代际变化与海表温度和大气环流的变化密切相关,了解海洋和大气动力学有助于提升RERS变化下的农业安全和环境管理能力。
稿件作者
曹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袁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严清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朱非林
河海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