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电能源干旱特征分析
编号:156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8:52:48
浏览:548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围绕全球变化水文学这一主题,本研究将以全球变化背景下水文-能源过程转化为主线,融合气象学及水文学,开展能源干旱特征的分析与讨论。为了缓解全球变暖并实现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能源系统正在向可再生能源过渡。水电是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它受到水文气象异常条件(如干旱)的显著影响。本研究将能源干旱定义为每个水电站日水电发电潜力低于该日潜力的20%阈值的一段时间或一个事件,并分析了长江流域能源干旱的时空特征。基于PCR-GLOBWB高分辨率水文模型和电力转换模型,对长江流域 67个大型水电站2007-2021年的发电潜力进行了模拟。本研究发现,长江流域平均每年发生10次能源干旱事件,平均持续时间为8.4天。与冬季相比,夏季能源干旱事件较多,持续时间较短,季节内变化较小。通常,长江流域的能源干旱在气象干旱之后0-4天内发生,其年际变化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密切相关。能源干旱事件在2007-2017年期间有所减少,但在2017年之后有所增加。具体而言,2022年夏季7-8月的能源干旱是过去40年来最严重的,未来发生同样风险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增加70%。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气候变化,了解并关注水电能源干旱的变化,可以提高应对潜在能源干旱风险的能力,并为建设和过渡到可再生能源系统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持。
关键词
水电;能源干旱;PCR-GLOBWB model;三峡大坝;ENSO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