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追踪青藏高原东北部流域融雪水文过程
编号:154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1:55:35 浏览:489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山区积雪作为天然的固体水库,是中高纬度地带和高海拔山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暖背景下,积雪累积和消融的动态过程发生改变,进一步影响了山区流域的水循环过程。然而,有关这些地区的融雪路径及融雪水文过程贡献的研究仍十分有限,且绝大多数研究在划分融雪水文贡献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鉴于此,本研究在高分辨率分布式水文模型(DHSVM)中耦合融雪路径追踪算法,实现基于物理基础捕捉融雪的运移过程、量化融雪的地表水文贡献率。同时,模型中也耦合了多元线性水库调度方案。本研究将改进后的模型应用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北川河流域,以解析积雪消融和水库调节综合作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尺度上,土壤水的融雪贡献率(SC-SM)和径流的融雪贡献率(SC-S)在1965-2019年间显著下降。月尺度上,表层土壤的SC-SM变幅最大,且峰值出现时间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推迟;类似于降雪的季节分布,年内SC-S也呈双峰型分布。水库调节极大地重塑了径流量的年内分布规律,但对SC-S的影响却很小(≤2.0%)。如果北川河流域当前的气候变化率在未来保持不变,山区积雪的显著下降将是导致该流域出山口径流下降的主要因素。因此,亟需采取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措施以缓解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的负面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水文学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上发表(Liu et al., 202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