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固结弱透水层中污染物迁移的解析模型
编号:150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5 21:59:38 浏览:54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08:1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15C] 15C、水文地球科学 [15C-1] 15C-1 水文地球科学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弱透水层广泛分布于地球的盆地或冲积平原,在含水层系统中对污染物的迁移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建立了一个考虑扩散、吸附和非线性固结过程综合作用下,弱透水层内污染物迁移的一维数学模型(NCD模型)。采用分离变量法和广义积分变换方法推导了相应的解析解,并用数值方法验证了解析解的准确性。在弱透水层的非线性固结过程中,降深、达西流速和孔隙比均呈非线性变化,上述参数的值在固结过程结束时趋于稳定。相邻承压含水层的降深、弱透水层的压缩指数、初始渗透系数、初始有效应力越大,弱透水层的厚度、初始孔隙比、分配系数越小,弱透水层在非线性固结过程中污染物迁移的突破时间(BTC)越短。对比刚性多孔介质在固结前(ND模型)和固结后(NDf模型)的中污染物迁移,NCD模型的BTC明显大于ND模型,略小于NDf模型。NCD模型和NDf模型的BTC差异与弱透水层固结因子和累积释水量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解析解,弱透水层,越流系统,滞后排水,地下水污染
报告人
王睿哲
成都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李兆峰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邹禧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王睿哲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李浩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