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建水利工程的枯季调蓄对鄱阳湖平原区地下水循环的影响
编号:147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5 17:49:39
浏览:453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摘要:水坝的建设会改变洪泛区的淹没机制,极大地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尤其是周边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本研究基于Visual MODFLOW和LAK3构建了鄱阳湖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按照规划中的鄱阳湖水利枢纽调度方案,通过对极端退水年(2019年)在天然情景和水利枢纽调控情景下的模拟,探讨了拟建水利工程的枯季调蓄对鄱阳湖平原区地下水循环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7—8月发生了涝急转旱后持续了长达5个月的干旱,平均退水速度2.23 m/月,地下水储量减少了111.87×107m3。在水利枢纽的调控下(9—12月),湖水位平均上升了1.7 m/月,湖泊的渗漏量相比天然情景增加了257.71%,含水层向湖泊的排泄减少了18.87%。对于湖区,地下水的负均衡减少了31.16%,地下水位平均上升了1.36 m/月。湖区地下水对周围地下水的补给增加了52.29%,最大影响距离(距离湖岸线)超过13km,地下水位平均上升了0.34 m/月。这些发现表明,水利枢纽的调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鄱阳湖平原区在枯水期的地下水赤字,对恢复地下水储量具有积极意义。这项研究为模拟水利工程建设对大型湖漫滩系统的地下水资源影响评价提供了技术路径,有助于未来的水资源优化管理和生态环境评价。
关键词
鄱阳湖水利枢纽,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地下水水均衡,数值模型
稿件作者
姜文瑜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刘波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