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下极端干旱和极端湿涝事件加速交替
编号:144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20:04:43 浏览:47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8日 10:4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15C] 15C、水文地球科学 [15C-2] 15C-2 水文地球科学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近年来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了重大的社会经济影响,引发了广泛的研究。鉴于连续发生的气象极端干旱和极端湿涝的天气气候事件(旱涝交替)造成的影响要大于单个事件(单独的干旱和单独的湿涝事件)造成影响的总和,对此类极端异常现象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例如,2011年1月到5月中国长江中下游先经历了破纪录的严重的冬春连旱;6月此地区大范围的出现了4次集中强降水过程,造成了严重的洪涝事件。这次快速的旱涝交替造成了3万余人受灾,约100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亿元。然而,人们对旱涝交替之间的过程及其特征仍然知之甚少。在此,我们利用标准化降水蒸腾指数(SPEI)以及1954−2014年的观测数据和2040−2100年期间第6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中10个全球气候模式的模拟结果,预估了SSP5-8.5情景下全球旱涝交替时间的动态演变。结果表明,基于SSP5-8.5情景,在2040−2010年期间,约五分之三的全球土地面积将经历加速的旱涝交替。亚洲南部不仅在过去的60年遭受了剧烈的旱涝交替,并且预估其在SSP5-8.5情景下在世纪末将经历更频繁、更剧烈和更快速的旱涝交替。此外,亚洲南部增强的潜在蒸发量(PET)年际变率在更快速的旱涝交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北美南部,加快的旱涝交替与气候变暖下增强的降水和PET年际变率有关。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对此类相继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认识,对此类灾害性预警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干旱,年际洪涝,极端天气气候复合事件,旱涝交替,气候变化
报告人
陈慧娇
研究助理 香港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陈慧娇 香港理工大学
王硕 香港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