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降水稳定同位素现代观测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编号:144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7:32:26
浏览:426次
口头报告
摘要
由于缺乏对水汽来源、上游过程和局地气象因子的综合分析,长江下游地区降水氧同位素(δ18Op)变化的影响因素仍不明确,限制了对不同地质载体记录的δ18Op指示意义的解译。本研究利用长江下游2016年12月-2022年12月连续观测的基于降水事件尺度的δ18Op数据,系统分析了研究区δ18Op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季节尺度上,夏季δ18Op偏负,秋冬季δ18Op逐步偏正,春季δ18Op最为偏正;年际尺度上,长江下游地区δ18Op无明显变化趋势。影响因素方面,夏季热带辐合带(ITCZ)北移、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PSH)西移,导致降水水汽主要来源于δ18O较轻的印度洋-南海,外加该地区上空对流活动强烈,且水汽输送距离较远,加剧上游分馏,使得研究区δ18Op偏负;秋冬季,ITCZ南移、WPSH北移消失,使得海洋水汽贡献减少,来自欧亚大陆具有偏重δ18O的水汽贡献持续增加,且陆地上空对流减弱,上游分馏减弱,使得δ18Op逐步偏正;春季,ITCZ位置偏南、WPSH偏东且较弱,降水水汽主要来源于δ18O较重的局地和西太平洋,同时,因水汽输送距离较近,上游分馏较弱,导致δ18Op进一步偏正。局地气象因子(温度、雨量和相对湿度)对长江下游地区δ18Op的年际变化影响较小,但秋冬季的温度和雨量效应显著强于夏季。总体而言,ITCZ和WPSH的移动是影响长江下游地区δ18Op变化季节性波动的主要原因。该研究为解译不同地质载体记录的δ18Op的指示意义提供了现代观测依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