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腹地细石叶技术的出现与扩散——尼阿底遗址第三地点的新发现
编号:143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1:21:58 浏览:55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独特,使得古人类进入高原的时间和进程备受学界关注,近期的一系列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于史前人类向高原迁徙和对高海拔环境适应的认识。细石叶技术产品作为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早中期在东亚地区广泛流行的遗存,是青藏高原史前时期分布最广泛的文化遗物,可能代表着大规模的人群对高原的占领。而目前青藏高原发现的细石叶技术遗址多为地表采集,缺乏可靠的地层和测年,且多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原腹地的发现和研究都比较少,这对于人们理解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早期青藏高原地区的人类迁徙与适应带来了巨大障碍。我们在藏北高原色林错流域新发现的尼阿底遗址第三地点位于高原腹地,海拔超过4500m。在这里,我们发现了典型的细石叶技术产品,光释光和14C测年显示该遗址的年代在距今10000年前后。通过技术分析,我们认为该遗址的细石叶技术主要包括楔形石核技术和半锥形石核技术,与中国华北地区的细石叶技术关系密切。该遗址是目前在青藏高原腹地发现的最早的细石叶技术遗址,为讨论细石叶技术人群进入高原腹地的时间和进程提供了材料。结合青藏高原其他细石叶技术遗存的发现与研究,我们认为在自14000年以来,拥有细石叶技术的古人类自华北进入青藏高原东北地区,在距今10000年前后快速扩散至高原腹地,而后细石叶技术人群大规模扩散至整个高原,一直延续到了高原定居农业的出现。我们还发现细石叶人群在高原的扩散时间与路线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有非常好的对应,这暗示了细石叶人群的扩散可能对现代西藏人基因池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贡献。
关键词
细石叶技术,青藏高原,尼阿底遗址第三地点,高海拔适应
稿件作者
靳英帅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张晓凌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