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石漠化集水区的水文响应
编号:1401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0:50:10 浏览:44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了解径流产生机制对于理解喀斯特关键带的水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复杂的水文结构系统和高度的空间异质性,我们对该地区的水文响应和降雨径流过程缺乏了解。选取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集水区,进行了2年的水文观测,研究了降雨-径流特征和水文响应,并利用同位素过程线分离方法对径流生成过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集水区地下渗漏非常大,平均径流系数为3.6%,大多数降雨事件的径流系数在0.01%至0.05%之间。降雨期间,产流的平均响应时间为292min。降雨-径流过程受地形特征的综合影响,集水区石漠化环境和表层岩溶带渗透系统。集水区中上游的石漠化山坡由于大面积裸露的岩石和裂隙,具有高渗透性和低持水能力的特点,加速了表层岩溶带降水的入渗速度。下游洼地延长了表层岩溶中水的滞留时间,具有低渗透、高持水能力的特点。水文分离结果表明,径流主要是集水区的“旧水”(>50%),连续降雨事件导致“新水”逐渐增加。本研究表明,前期水文条件对集水区的产流过程有显著影响。在不同的降雨事件中,集水区的径流类型不同,主要类型为饱和过量径流。这些研究成果对了解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水文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