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暖导致藏东南地区极端降雪事件减少
编号:140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0:49:14 浏览:51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基于NEX-GDDP-CMIP6气温和降水数据集,运用气温阈值模型,分析了1960-2100年藏东南地区历史和未来时期雪季降雪量和极端降雪事件的变化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自1960年以来,藏东南地区升温趋势显著,速率为0.13 ℃·(10a)-1。相较于1960-2014年雪季,在SSP2-4.5和SSP5-8.5情景下,到本世纪末雪季气温将分别增加2.36和3.50℃,升温幅度高于全年尺度。在1960-2014年间,降水增加较缓慢,以11.6 mm·(10a)-1速率波动增加。相较于1960-2014年,在SSP245和SSP585情景下,到本世纪末年降水量将分别增加 44.9 mm 和 87.02 mm。雪季降水的变化趋势与年尺度基本保持一致,但降水增加速率明显小于年尺度(3.0~8.3 mm·(10a)-1)。1960-2014年雪季降雪量为 16.33~35.94 mm,平均降雪量为25.07 mm,以每10年1.05 mm的速率减少(P<0.05)。相对于1960-2014 年,在 SSP2-4. 5和 SSP5-8. 5 情景下,到 21 世纪末年降雪量将分别减少33.75% 和44.35%。藏东南地区极端降雪指数在历史时期总体都呈下降趋势。在1960-2014年间,SF90p、Rx5d、Rx1d和SF95p分别以以0.9 mm·(10a)-1、0.2 mm·(10a)-1、0.1 mm·(10a)-1和0.8 mm·(10a)-1速率下降,SF90p和SF95p通过0.01信度水平检验。相对于1960-2014年,在SSP2-4.5和SSP5-8.5情景下,极端降雪指数都呈持续下降趋势,但下降速率不同。研究藏东南地区降雪及极端降雪变化对于该地区近年来频发的极端雪灾(雪崩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指导意义,有利于推进积雪的水文及灾害效应的深入研究。
稿件作者
李朝月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郝建盛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