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污染原位修复过程的地球物理动态监测研究
编号:1398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0:46:01 浏览:522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有机污染物原位修复过程的动态监测是评估修复进程和效果的重要环节,监测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修复效率及监测费用。为评估地球物理方法监测污染物修复过程的能力,本研究设计了过硫酸盐原位修复及自然降解两组砂箱进行对比实验,以高密度电阻率法为主,配合水化学和污染物浓度分析,全面监测了砂箱的注药及修复过程。根据修复砂箱注药前后的电阻率变化,成功刻画出氧化剂羽流的运移路径。修复及参考砂箱的对比结果显示,即使在浓度变化最大的污染源区,污染物降解引起的电阻率变化仍会被高电导的氧化剂羽流影响。此外,本研究应用于华东某有机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监测中,结合常规监测井数据,分别建立了原位热脱附和原位化学修复过程中温度、氧化剂与电阻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污染浓度变化对电阻率的影响系数,推算出原位热修复过程中温度及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刻画了原位化学修复中过硫酸钠及水的动态注入过程,充分体现了地球物理方法在原位修复监测中的优势,可为有机污染场地原位修复过程精准、高效及低成本的动态监测提供重要参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