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混合作用掩蔽下的岩溶地下热水形成机制研究
编号:139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0:46:01 浏览:429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岩溶型地热是地热系统的重要类型,岩溶介质的特殊性使得其形成过程中易与浅循环水系统发生更多的相互作用,而有别于其他介质地热系统。本文以我国西南典型岩溶区地热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同位素等方法和手段,结合区内地热地质和岩溶地质条件,系统探讨了岩溶地热系统热水出露过程中的冷、热水混合作用,揭示了冷热混合作用对岩溶地热系统成因模式的遮蔽性,并建立了典型南方岩溶地热水形成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溶地下热水出露过程中冷热水混合作用极为强烈,冷水混入比高达73%~89%;冷热水混合会破坏热水携带的地热系统信息,使得补给高程和热储温度分别被低估约78%和45%。通过消除冷热水混合的影响,识别了研究区岩溶地热水系统的真实模式。研究区岩溶地热系统由大气降水在北部海拔为2100~2400m的岩溶裸露山区渗入补给,在深循环过程中被地温增温加热,岩溶热储层温度为128~172℃,热水受岩溶和构造控制由北东向南西径流,并沿裂隙和岩溶通道向上径流,在此过程中与岩溶槽谷背斜局部浅循环冷水大量混合,混合后以38~62℃的水温出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