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风化强度对陆架沉积物钾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研究
编号:13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4 18:00:19
浏览:55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硅酸盐风化速率和风化程度受到气候的控制,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风化产物(Eberl,1983; Hu et al.,2014)。风化剖面被广泛应用于大陆风化过程中元素或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如K、Mg、 Li等。目前,关于空间上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大陆风化作用对K同位素分馏的影响尚未得到系统研究。
浅海陆架沉积物以其接收广泛来源的河流输入的陆源碎屑沉积物为特征,且未受到成岩作用的影响,可以用来反映某一区域内的平均化学风化强度。本研究选取中低纬沿海区域浅海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区横跨渤海湾,黄海,东海以及海南岛南部区域(18°N~40°N),物源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季风气候区。地球化学证据表明沉积物原岩主要为陆源中酸性长英质岩石,且没有明显热液作用或者自生黏土矿物的混入。全岩K同位素结果显示,海南岛南部沉积物δ41KNIST 3141a值变化范围为-0.28±0.07‰到-0.67±0.02‰,平均值为-0.51±0.22‰与硅酸盐全地球值(BSE)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中纬度地区(渤海、黄海和东海)钾同位素值分馏不明显(-0.40±0.01‰到-0.57±0.04‰),平均值为-0.50±0.09‰。值得注意的是低纬度地区(海南岛)δ41K值的变化范围相较于中纬度地区更大。
K同位素数据表明,中纬度地区K同位素变化与纬度变化相关性不高,这可能与我国沿海区域冬夏季沿岸洋流造成的各沉积区沉积物相互混合的作用有关。来自于海南岛南部沉积物样品K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大,且与K/Ti、CIA、Al/K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其K同位素组成主要受控于化学风化强度,这可能与海南岛湿热气候造成的化学风化作用较强有关。
稿件作者
穆军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伟强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