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第三次冰期冰量和太阳辐射对中国东部水文气候的影响
编号:131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23:01:58 浏览:538次
口头报告
摘要
由于缺乏可靠的降水记录, 东亚季风区轨道尺度降水变化仍存在争议. 本研究提供了中国东部葫芦洞一支230Th定年石笋的多指标(δ18O、δ13C、Sr/Ca和Mg/Ca)记录. 该记录重建了340~261kyr BP区域水文气候历史, 大致覆盖了倒数第三次冰期. δ18O记录主要受控于岁差周期, 表明东亚夏季风在轨道尺度上响应于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变化. δ13C、Sr/Ca和Mg/Ca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表明它们受共同的影响因子控制, 即局地水文变化. 因此,它们的第一主成分可以作为反映区域降水变化的代用指标. 这一综合记录与黄土高原降水记录具有显著的相似性, 即在倒数第三冰期季风降水逐渐减少, 与全球冰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叠加在此长期趋势上, 三个湿润时期响应于高太阳辐射, 表明东亚夏季风降水受全球冰量和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的综合影响.冰盖扩张和太阳辐射降低导致经向温度梯度提高和西风带的南移, 从而缩短了梅雨和夏季降雨持续时间. 降水重建与石笋δ18O记录的差异表明后者主要反映与季风环流相联系的东亚夏季风总体强度, 但不直接反映洞穴地点的降水量变化.
关键词
葫芦洞, 石笋记录, 倒数第三次冰期, 东亚夏季风降水
稿件作者
王权
重庆师范大学
赵侃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