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拉山西段格拉丹东峰地区晚第四纪冰川演化
编号:1298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22:49:06 浏览:500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唐古拉山西段格拉丹东峰地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弱,对其东北坡岗陇加玛冰川的野外调查发现该区域冰碛垄相对完好。基于5组冰碛物宇生核素10Be测年结果,获得了MIS5b, MIS4,MIS3,新冰期和小冰期的年代序列。基于野外调查和地形分析,初步认为岗陇加玛冰川谷中最老的冰碛物可能形成于MIS5b时期, MIS4或MIS3阶段的冰川扩张较大,越过MIS5b时期的冰碛垄到达沟口处。
利用Volta和PalaeoIce模型模拟各次冰期时的冰川厚度和体积,结果显示:岗陇加玛现代冰川平均厚度为67.71m,体积为1.04±0.21 km3。MIS3, MIS5b,新冰期,小冰期冰川厚度分别为134m,123.98m,117.35m和107.71m,冰川面积扩张指数分别为1.64,1.49,1.33,1.13,体积扩张指数分别为3.24,2.73,2.30,1.79。同一时期唐古拉山西段冰川变化(面积,体积等),物质平衡线变化值均低于其南部的拉轨岗日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这可能是由于:1.唐古拉山位于高原腹地,气候变化幅度小,导致冰川变化幅度也小; 2.岗陇加玛冰川为极大陆型冰川,冰川谷底平坦宽阔,冰川运动速度缓慢,冰川变化可能以增厚为主,扩张范围较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