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黄土记录表明中亚低海拔地区末次冰期-间冰期期间持续干旱环境
编号:1289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0 22:04:31 浏览:61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08:59(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1C] 1C、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1C-2] 1C-2 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暂无文件

摘要
新疆广泛分布的黄土沉积为中亚干旱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记录。但是,由于不同海拔高度的高分辨率黄土记录较为缺乏,我们对中亚干旱区环境如何响应气候变化的认识仍然很有限。本研究选择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部23.8 m厚黄土沉积序列(SG18剖面),开展了详细的钾长石pIRIR测年方法学研究。基于钾长石pIRIR年龄,使用Bacon年龄-深度模型,建立了准噶尔盆地过去~150 ka的年代框架。结合黄土沉积序列、古环境代用指标粒度、磁化率、碳酸盐、色度建立了150 ka以来该地区环境变化模式。综合天山北麓和伊犁盆地已有的黄土记录,分析了天山-准噶尔盆地不同区域降水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天山-准噶尔盆地黄土质量堆积速率在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表现为冰期高-间冰期低的特征。但是,在冰期内部天山-准噶尔盆地黄土质量堆积速率空间差异性明显,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的黄土快速堆积的时期存在差异性。中亚干旱区高低海拔地区降水和有效湿度变化存在极大的空间差异性。在间冰期期间,中亚干旱区有效湿度的变化在山地-山麓-盆地存在空间差异性,低海拔山麓-盆地地区在过去冰期-间冰期旋回中整体上为持续干旱环境,而海拔较高的山地地区降水在间冰期降水明显增加。
 
关键词
天山,钾长石pIRIR测年,黄土沉积,气候变化
报告人
杨和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稿件作者
杨和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李国强 兰州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