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M以来印度夏季风降水东西向偶极子结构
编号:125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22:33:06 浏览:539次
张贴报告
摘要
基于观测资料的研究说明了印度夏季风降水受中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和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带罗斯贝波的影响在季节内和年际尺度上呈印度中西部-东北部的东西向偶极子结构。古气候重建资料和模拟研究说明了对于亚洲夏季风有重要影响的北半球中纬度西风的强度和位置自LGM以来有显著变化。 本文基于TraCE-21ka(Simulation of Transient Climate Evolution over the past 21,000 years)的模拟数据发现印度夏季风降水的东西向偶极子结构同时存在于淡水强迫、轨道强迫、冰盖强迫和温室气体强迫实验中,随着印度夏季风增强(减弱)印度东北部夏季风降水减少(增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LGM以来印度夏季风降水偶极子结构与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球遥相关(Circumglobal Telecommunication,CGT)在千年尺度上的冷(暖)期的位相有紧密联系。在冷期CGT呈负位相,中亚(青藏高原)对流层高层气旋型(反气旋型)环流异常引起南亚高压(South Asian High, SAH)在纬向上东移,增强(抑制)印度东北部(中西部)的对流层高层气流辐散和纬向风的垂直切变。同时,对流层低层季风槽受印-巴地区对流层中高层冷平流的影响向印度东北部移动,引起印度东北部(中西部)水汽辐合(辐散)。高低层环流的共同作用导致在冷期印度夏季风减弱的情况下印度中西部(东北部)夏季风降水减少(增加)。而在暖期CGT呈正位相,印度夏季风降水的偶极子结构及动力过程则完全相反。我们的结果解释了LGM以来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对印度夏季风的影响,并为印度季风区尤其是印度东北部的部分古气候重建记录提供了动力学解释。
关键词
印度夏季风降水,偶极子,CGT,LGM,TraCE-21ka
稿件作者
张恒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石正国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