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沉积物镁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示踪大陆风化的潜力:基于东海航次科考
编号:12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7 15:08:53 浏览:490次
特邀报告
摘要
镁元素在大陆地壳和海洋中均具有较高的自然丰度,含镁粘土矿物是硅酸岩化学风化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之一,其形成过程中往往记录了丰富的气候和环境变化信息。用海洋粘土沉积物镁同位素示踪关键地质历史时期大陆风化过程的深时演化成为当前剖析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新思路,并引起广泛关注。河口与浅海陆架区是海陆物质循环的关键区域,水动力、水体pH/Eh和盐度等环境因素变化较大,界面过程和物质循环可以显著改变入海风化物质的组成,制约流域风化信号向大洋的传输,进而影响边缘海风化沉积记录的解读。目前对河口-陆架关键断面上陆源粘土矿物镁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特征的研究不足,制约了该新指标的广泛运用。本文依托2019-2020东海综合科考航次,以东海河口-陆架沉积区表层和重力柱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粘土矿物提取及高精度的元素和镁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粗粒沉积物具有与未风化上地壳相同的元素和镁同位素组成,表明其来源于岩石的物理风化,而粘土粒级沉积物与粗粒沉积物之间的镁同位素差异Δ26Mg细粒-粗粒≈0.3‰,基本与上地壳风化过程中残积物与母岩之间的镁同位素分馏程度一致,表明粘土粒级沉积物镁同位素确实记录了大陆风化信号。空间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表层粘土粒级沉积物自河口向海方向上没有显著的镁同位素变化,垂向上,重力柱中也没有观察到显著的沉积物镁同位素变化和早期成岩作用响应趋势。粘土粒级沉积物δ26Mg值与Al含量呈现正相关关系。这些结果综合表明,河口及陆架沉积区陆源粘土粒级沉积物δ26Mg值与沉积物所经历的大陆风化强度有关,而沉积分选和早期成岩作用不会显著影响粘土粒级沉积物镁同位素组成特征,陆源粘土粒级沉积物可以示踪大陆风化作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