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蜗牛壳体δ13C记录东亚夏季风呈10万年周期变化
编号:1218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22:03:57 浏览:494次
特邀报告
摘要
目前,关于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以来东亚夏季风的轨道驱动变化仍存在巨大争议。中国南方石笋δ18O记录通常表现为2万年的岁差变化,而北方黄土中的成壤指标记录多以10万年周期为主,二者分别支持东亚夏季风的“低纬驱动”和“高纬驱动”假说。这种分歧可能主要源自于指标气候意义解释的不确定性。尤其对于黄土中成壤指标来说,其记录的主要气候信号可能会因受成壤平滑、淋滤-迁移以及沉积速率变化等过程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中国黄土地层中富含蜗牛化石,因蜗牛活动范围有限,死后原地埋藏,且壳体几乎由纯的次生碳酸盐组成,因此能很好避免上述过程的影响,其壳体δ13C能够专一记录原位的东亚夏季风降雨变化。本研究通过黄土高原中部西峰剖面47万年以来的蜗牛δ13C记录,指示东亚夏季风呈明显的10万年周期主导的变化特征,且发现在深海氧同位素11阶段(MIS 11)末期,当全球冰期开始启动,壳体δ13C记录的夏季风降雨却仍维持与北高纬气候类似的间冰期状态。总的来说,蜗牛壳体δ13C记录与北高纬冰量变化强烈耦合,支持东亚夏季风的高纬驱动假说。
关键词
陆生蜗牛,壳体碳同位素,10万年周期,高纬驱动
稿件作者
鲍睿
南京师范大学
盛雪芬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