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湖全新世水文演化及其对区域人类活动的影响
编号:121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5 19:58:27
浏览:371次
张贴报告
摘要
滇西北地区紧邻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变化响应敏感。该区域具有悠久的人类活动历史,是史前农作物传播与南北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但由于缺少高分辨率地质记录,区域气候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明确。位于滇西北地区的剑湖,其出水口南部坐落着云贵高原最早的青铜时代遗址-海门口遗址。本研究以剑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根据12个植物残体、木头及碳化测年材料的AMS 14C年代数据,建立了过去12000年以来可靠的年代框架。分别基于沉积物粒度端元组分三(EM3)含量与羟基化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的相对含量(%OH-GDGTs)重建了全新世的径流与水位变化情况。同时基于XRF元素主成分二(PC2)与有机质(OM)含量之间的关系重建了湖泊生产力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早中全新世期间湖泊生产力较低,并呈逐渐增加的趋势;12.3 - 6.6 ka 流域径流水动力较弱,湖泊水位整体偏低;6.6 - 5.5 ka 径流水动力显著增强,同时湖泊水位波动上升。中晚全新世期间整体表现为干旱化的趋势,但3.3 - 2.8 ka与2.2 - 1.5 ka期间较强的径流水动力与较高的湖泊水位造成了海门口遗址文化层的两次间断。近800年来湖泊水位与径流水动力的差异表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土壤侵蚀加剧。通过进一步与婆罗洲石笋及太平洋海温记录对比,我们发现剑湖水文演化与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密切相关,受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驱动。
关键词
滇西北地区;剑湖;水文演化;海门口遗址;人类活动;ENSO;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