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物分解贡献碰撞型斑岩矿床金属
编号:118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21:36:26 浏览:40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1:1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16B] 16B、矿产与资源 [16B-2] 16B-2 矿产与资源>斑岩成矿系统及层圈相互作用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斑岩矿床的金属来源一直是长期争论的话题。一直以来都认为西藏冈底斯后碰撞斑岩成矿带有来自于含硫化物下地壳对成矿岩浆有额外金属贡献。然而这个观点受到最近一些研究的挑战。本研究我们分析了冈底斯成矿带斑岩及成矿相关岩浆岩和同时代贫矿花岗质岩浆岩的全岩铂族元素(PGE)。成矿岩浆岩和贫矿岩浆岩在~2 wt.% MgO之前具有相似的PGE和Cu/Ag下降的趋势。结合我们分别在相对基性和演化的中酸性样品中均观察到岩浆硫化物包裹体的存在,我们认为冈底斯中新世这类由下地壳重熔产生的花岗质岩浆在早期就已达到硫化物饱和,并且下地壳含硫化物堆晶的重熔以及硫化物饱和的时间并不决定岩浆是否具有形成斑岩铜矿的潜力。在岩浆更演化的阶段成矿岩浆和贫矿岩浆的PGE,Cu以及Au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斑岩矿床内的成矿前侵入体以及直接流体出溶的成矿斑岩在~2 wt.% MgO达到流体饱和并迅速丢失大量金属,这表明斑岩矿床下部的大型岩浆储库在达到硫化物饱和时集中通过斑岩岩株释放了大量的金属和流体。相比之下,贫矿岩浆在演化至更晚的阶段~1 wt.% MgO,才缓慢地将金属从岩浆中释放。冈底斯后碰撞斑岩矿床的集中出现发生在一次中新世的快速抬升事件之后,这类抬升事件可能有助于促进成熟的富水岩浆储库快速达到流体饱和并短期集中的释放流体,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溶解岩浆储库中的硫化物并形成大型斑岩矿床。
 
关键词
冈底斯后碰撞斑岩矿床,亲铜元素
报告人
夏文杰
博士研究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稿件作者
夏文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王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JennerFrances The open university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