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Myr天文周期驱动的有机碳埋藏机制探讨
编号:1176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21:30:17 浏览:66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湖泊是重要的碳汇单元,沉积物中有机碳埋藏非常丰富,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天文旋回理论指出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影响了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进而引起了地球气候系统和碳循环在万年-百万年轨道尺度上的变化。我们选择了中国东部古近纪湖泊的钻孔岩芯的高分辨率地质记录进行旋回地层学研究,并利用高分辨率的总有机碳(TOC)数据来探讨低纬度地区的有机碳埋藏过程及其驱动机制。TOC数据的深度域序列的频谱分析图展示出该序列记录了明显的~128 m和~10.5 m的沉积旋回,根据古地磁年代框架和相关系数法估算的平均沉积速率判断,它们应该分别对应于~1.2 Myr长斜率周期和~100 kyr短偏心率周期。TOC数据的时间域序列的沉积噪音模型揭示了古湖平面的变化明显受到~1.2 Myr长斜率周期的调制。此外,氧化还原指标V/Ni比值序列还揭示了其高值时期对应于古湖平面的高值和TOC的峰值时期,这说明~1.2 Myr长斜率周期通过驱动湖平面变化影响氧化还原指标,进而驱动了TOC有显著的1.2 Myr周期。与此同时,短偏心率周期通过调控岁差振幅,控制了太阳辐射的输入,从而驱动了生物量的变化。
关键词
~1.2 Myr; 有机碳(TOC)埋藏;天文驱动;湖平面变化;古气候
稿件作者
刘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黄春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钱智麒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王治祥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张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肖安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张婧琪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杜宇恒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李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