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缘中新世湖泊记录的偏心率周期和环境变化异常
编号:117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21:30:17 浏览:54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青藏高原东北缘是东亚季风边缘区,轨道尺度太阳辐射变化驱动的季风降雨周期性变化被敏感的记录在新生代沉积物中。前期地层学和古气候学研究已经识别出多种米兰科维奇旋回,包括偏心率,斜率和岁差周期。青藏高原东北缘酒泉盆地,湖相红色-绿色泥岩韵律层建立颜色等级序列,其频谱分析显示主要沉积周期为40万年和17万年轨道“节拍器”周期,重建了中新世中期16Ma至12Ma的天文年表。太阳辐射曲线和颜色等级序列共同揭示了气候阈值模型不仅是“节拍器”周期的放大器,而且压制太阳辐射的斜率和岁差周期。酒泉盆地显著“节拍器”周期和微弱斜率—岁差周期,可以佐证太阳辐射对该区域气候环境演化的主导驱动作用。酒泉盆地中新世红色-绿色泥岩韵律记录了16-12Ma期间轨道尺度和百万年尺度湖泊水体扩张-收缩的环境演变规律。在偏心率尺度,红色泥岩层对应的湖泊收缩和绿色泥岩对应的湖泊扩张呈显著的40万年和10万年周期,但与天文模型相比出现相位异常。在百万年尺度,红色泥岩层14Ma之后占比明显增加,对应长周期的湖泊水体收缩,响应于中中新世气候转型期的全球变冷阶段。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酒泉盆地,中新世,泥岩韵律,偏心率,太阳辐射,东亚季风,环境变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