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中白云石含量记录稳定的更新世冰期东亚夏季风降水
编号:111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21:14:36 浏览:55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研究季风降水如何响应第四纪全球变冷对于理解季风动力学、水文气候变化与大陆风化动力学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全球季风系统中唯一的中高纬度季风子系统——东亚季风系统,其覆盖范围广,影响的人口多达约15亿。研究东亚季风降水如何更新世全球变冷对于理解古季风动力学机制和东亚季风降水如何响应温度变化极其重要。第四纪构造时间尺度东亚夏季风演化存在争议:一类记录显示第四纪东亚夏季风总体增强,认为受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或赤道太平洋沃克环流增强驱动。另一类记录显示第四纪以来全球变冷,夏季风逐渐减弱。但这些记录没有区分冰期和间冰期,同时间冰期的温度变化比较小,只有1-3℃,而冰期的降幅非常大,可以达到7-8℃。所以研究更新世冰期东亚季风如何响应温度的变化对理解季风降水与全球温度的关系更为重要。但已有的大多数季风降水指标对弱季风强度的冰期不敏感,同时,易受温度信号的干扰。白云石是一种碳酸盐矿物,前期的研究发现其敏感响应降水变化,其溶解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是一种反应过去降水的良好代用指标,但过去发表的白云石记录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东部或南部,其明显受到古土壤层淋溶淀积的影响,导致其记录的季风降水信号失真。基于此,我们选择黄土高原中部古土壤发育相对较弱且淋溶淀积现象不明显的赵家川剖面为研究对象,测试了白云石含量。结果显示,白云石含量均呈现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冰期黄土层高,而间冰期古土壤层低,在长时间尺度上,古土壤层几乎包含白云石,而黄土层中的白云石含量高频波动,但平均值几乎相当,其中黄土层L9和L15出现明显的白云石含量的高值。白云石含量的结果表明在更新世冰期,季风降水几乎没有趋势性变化,呈现稳定的季风降水变化特征。传统的高原隆升和沃克环流增强或全球变冷等单一的机制均不能解释该现象,我们提议更新世冰期东亚季风降水的变化可能是多驱动联合作用的结果。我们的工作也表明季风降水变化的复杂性,传统认为的第四纪全球变冷不一定减弱季风降水。
稿件作者
蔡洁
南京大学
刘连文
南京大学
孟先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季峻峰
南京大学
发表评论